P2P行业走向凋零,原因在何?

时贰闫 时贰闫 作者:闫威
2019-10-07 15:05 3862 0 0
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管制的金融行业中,P2P平台的出现,犹如在贫瘠土地上盛开的鲜花。导致这朵鲜花凋零的原因,究竟是这片贫瘠的土壤,还是鲜花自身的脆弱不堪呢?

作者:闫威

来源:时贰闫(ID:yantwelfth)

因素一:高度管制的金融行业大环境

不同于英美等西方国家,中国的金融行业一直处于高度管制的状态之下。虽然在2019年8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,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提出了金融市场有序开放的内容,但是相关政策的落地仍有较长的时间需要等待。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中牌照化情况高度集中,各类金融牌照审批极其严格,可谓是“有照天下通,无照寸步难行”。大到银行、信托牌照,小到私募、小贷牌照,任何机构想要进军金融市场,没有牌照是万万不可能的。

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P2P行业却借由互联网+金融的模式,绕开了牌照管理,自成一派。

以互联网科技公司之名,行金融机构之实,甚至与持牌机构的银行、信托形成直面竞争关系。而正是由于P2P行业脱离与传统金融监管体系,导致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,一路野蛮生长,从百家到千家,从千家到万家,行业管理规模也快速突破万亿元。

可以说,P2P行业是高度管制金融行业中的幸运儿。但好运气难以一直持续。P2P行业前期的监管真空,一方面是由于监管部门对P2P行业运营模式、玩法尚不熟悉,尤其是P2P平台主打的互联网金融优势,导致监管部门暂且按兵不动。另一方面,由于P2P行业初兴时,赶上了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的热潮,P2P平台被视为创新创业项目,受到了各地政府的支持与肯定,导致监管部门对其灰色地带的违规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但当P2P行业爆雷情况频出,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,相关产品违法违规操作被熟知,高度管制金融行业将不再会允许其随心所欲的成长。机会只有一次,错过就不会再有。

因素二:资产端短板明显,P2P平台沦为“垃圾箱”

资产端的好与坏,直接关系到资产之上的理财产品安全性。在中国金融市场中,最为优质的资产,被银行机构所垄断。一方面,由于银行拥有庞大的资金量,大量成本低廉的储户存款。另一方面,银行对外贷款价格较低,在金融市场中未逢敌手。所以,即使像信托这类持牌机构都无法从银行手中抢夺优质资产,更别说无牌无照的P2P平台。

那么,P2P平台拿到的都是些什么资产呢?——车抵、房抵、信用债。换句话说,都是银行不做的资产。而根据中国银行业资产划分标准,将银行贷款划分为“正常”、“关注”、“次级”、“可疑”、“损失”五级分类,其中将“正常”、“关注”归为银行的存量资产,将“次级”、“可疑”、“损失”三类归为银行的不良资产。
 
划分标准
正常
关注
次级
可疑
损失
贷款五级分类标准
2%
25%
50%
100%

P2P平台来说,所能拿到的资产,基本处于次级或次次级资产。这些资产风险极高,但其所能承受的利息水平也更高,属于高风险高收益资产。但在P2P平台的包装之下,这些高风险资产变身低风险资产,同时拥有着远高于同类产品的收益,这也是P2P产品快速占领市场份额、吸引投资者关键手段。


但是,不管P2P平台如何对高风险资产进行包装,都无法改变其高风险的本质。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,随着P2P平台管理规模的扩大,其资产端往往出于供不应求的情况。那么,为了满足日益活跃的资金端需求,P2P平台就要接纳更多高风险的资产,将自己一步步变成收留垃圾债的垃圾桶。

就像是一座平静的山城,最初只进来了几个小偷,然后门户大开,强盗、山贼、土匪纷纷涌入,最终将这座平静的山城,变成犯罪之都,也让这座山城最终走向荒废。

因素三:重资产布局,高昂的运营成本

很多人其实对P2P平台有一个错误的认识,认为P2P平台是轻资产运营企业,但事实上是,P2P平台是高度重资产布局企业。

那么,P2P平台重在哪里呢?答案便是,P2P平台资金端和资产端两端都重。

一方面,是P2P平台的资金端投入成本巨大,以作者与P2P行业高管交流中所知,P2P平台平均吸引一个投资者前来投资,需要付出200-300元的获客成本。那么,以一万名投资者来计算,这个获客成本就高达200万元。

同时,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,P2P平台还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投放广告,购买门户网站数据,甚至找到专门的中介机构去拉人头。以某爆雷P2P平台为例,其各类获客成本支出竟高达2亿元,而这一平台一年盈利尚且不足千万元。由于P2P平台在获客方式的疯狂投入,比如新手标、大额加息券等等,甚至衍生出专门当P2P平台新客户的网贷羊毛党。

这些羊毛党蜂拥而至,在撸完P2P平台早期新手福利后,再飞速离去,导致P2P平台只获得表面漂亮的数据,但并没收获优质的投资客户。

另一方面,P2P平台在资产端投入更是不容小觑,大量P2P平台为了保障自身资产端的稳定,纷纷自建资产端。比如成立线下二手车门店、小贷公司等等。这就导致了,P2P平台除了拥有庞大的技术团队外,还拥有线下的资产团队,这里还包括线下的催收团队等等。这就造成了P2P平台人员、部门极其臃肿,人员开支成本极高。

所以,原本应轻资产运营的P2P平台,一步步变成了重资产运营平台,大量重资产布局,一步步拉升P2P平台的运营成本,最终成为了P2P平台沉重的负担。

因素四:P2P平台背景参差不齐,实力不足惨遭淘汰 

P2P平台背景到底有多重要?水涨船高的国企挂名费会告诉你答案。

为了让自己变身国资系、上市系背景,P2P平台可谓是各显神通,买背景、买关系、买股东事件频出。一时间P2P行业中,涌现大量背景强劲平台。

股东背景的强弱,不仅仅影响着P2P平台在市场中的地位、影响力,也关系着P2P平台抱的大腿够不够粗。但是对于买国有企业挂名的P2P平台来说,所谓的强大股东背景,就是一层纸糊的窗户纸,一捅就破,一旦发生风险,股东并不能起到保障作用。

而当P2P行业风向下行之时,股东背景的作用将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,是否有股东方的资金支持、与监管部门的协调沟通,直接影响着P2P平台能否在寒冬期之内熬下去。那些背景实力较弱的平台,也是P2P行业爆雷潮中最先出局的平台。而这些还存活的P2P平台还能扛多久?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。

因素五:违法违规操作反噬P2P平台自身

在中国一直存在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,认为“法不责众”。认为只要大家都在做违法违规的事情,就不会受到惩罚。但不是不报,只是时候未到。这些触碰法律法规的行为,最终都将受到惩罚。在P2P行业中同样如此,在P2P行业上升期内,行业发展火热,同时监管力度薄弱,给P2P平台创造了大量发展空间。但部分P2P平台借由监管的真空状态,做起了违法违规的生意。

其中较为典型的违法违规操作有:自融、资金池、挪用资金、期限错配、大标拆小标等。这些操作在过往P2P行业中非常普遍,甚至成为P2P行业默认的潜规则。同时监管部门的缺失,导致P2P行业成为了法外之地,违规操作花样频多。而在2017年前,P2P行业尚未上线银行存管系统,也就是说,投资者的资金直接打到P2P平台账户,这笔巨额的资金,没有任何第三方能够监管。那时随便几家P2P平台的账户上都趴着几个亿的资金,对于P2P平台的管理层来说,是巨大的诱惑。

一万元放在你面前,这个诱惑很好抵挡。但当一个亿放在你面前,这个诱惑难以抗拒。所以,部分平台开始打起这部分资金的主意,有的选择投入二级市场炒股、有的选择买地皮,化身地产商、有的选择买房、买豪车、买游艇,提前享受人生巅峰的感觉等等。但最终这些金钱,展露出真实的面孔,让沉溺其中的人们付出了血的代价。

所以,绝大多数爆雷P2P平台,其不是亡于外部环境,而是亡于自己的内部。

犹如杜牧《阿房宫赋》所写“灭六国者,六国也,非秦也。族秦者,秦也,非天下也。”,违法违规操作虽然带给平台及管理层短暂的荣华富贵,但却让他们背上沉重的枷锁,最终一步步走向灭亡。

因素六:P2P平台不良率较高问题难破解

不良率问题,一直困扰着各大金融机构。不管是银行、信托这类大型持牌机构,还是像私募、小贷、P2P平台这类中小型金融机构,没有人能套过不良率的魔咒。虽然部分P2P平台在介绍中强调自身通过互联网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有效控制不良借款的发生,但事实上,不良率年年增高是P2P行业不能忽视的问题。

影响不良率高低的有两点因素:一是,底层资产的优劣,其决定了发生不良的可能性。二是,发生不良后的催收效果,其决定了不良的规模及化解速度。

首先,针对于第一点底层资产情况,P2P平台相比于银行、信托等平台已经处于劣势,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在优中选优,而P2P平台只能在劣中选优。所以,P2P产品对应的底层资产风险必然远远高于其他产品。

其次,针对于发生不良后的催收效果。P2P平台的催收团队主要有线上催收团队和线下催收团队所组成。但在扫黑除恶工作开展的大背景下,线下暴力催收行为被遏制,导致P2P平台催收成本大幅提升,同时催收效果相比过往大打折扣。而更为致命的问题时,目前司法途径对于P2P平台起诉借款人的民间借贷案件,审理较为谨慎,甚至尚未将P2P平台借款人出现违约情况,并不能纳入其个人征信。也就导致了,P2P平台对于借款人约束力、震慑力不够,加剧了P2P平台的违约情况,不良率在短期内大幅攀升。

最后,不良率就像是戴在P2P平台头上的紧箍咒,若不能有效解决,就无法获得更优的发展。若弃之不理,头上的紧箍咒会越收越紧,最终摧毁整个P2P平台。

因素七:核心业务大量外包,边缘化风控部门

随着P2P行业逐步发展,各大平台管理规模逐渐攀升,百亿规模早已不再是目标。但规模大幅增加,意味着资金端需求越来越大。如何满足资金端日益旺盛的需求,成为困扰各大P2P平台的问题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衍生出来便是P2P平台将资产端生产供应业务大量外包给第三方机构,由第三方机构代为寻找匹配P2P平台资金的资产。这一情况,就导致P2P平台对底层资产控制力度逐步失控,大量低质、高风险资产涌入P2P平台之中。

与此同时,P2P平台的风控部门处于越来越边缘化的地位。部分P2P平台,直接由项目部指导风控部门,风控部门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,风控措施形同虚设。这样的情况,让P2P平台就像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堡,让低质、高风险资产在其中任意驰骋。

最终,当P2P平台产品大规模延期、违约时,P2P平台管理层才如梦方醒,但早已为时过晚,P2P平台错失了最佳的亡羊补牢时机,最终只能迎来平台爆雷、高管入狱的结局。

因素八:监管政策一刀切,P2P平台备案化为泡沫

2017年P2P行业监管风向发生变动,由过去无为而治的监管状态,转变为强监管状态。

其中尤其让P2P平台关注的是,监管部门提出了全国P2P平台备案试点机制,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P2P平台备案工作。一时间各大平台纷纷按照监管要求压缩存量,上线银行存管系统,并且投入重金聘请律师事务所、会计师事务所驻场尽调。但2018年一波P2P平台爆雷风潮,让这场轰轰烈烈的P2P平台备案工作戛然而止。投入巨大人力、物力的P2P平台最终发现备案试点变成监管部门的虚晃一枪。

而受到P2P平台爆雷潮的影响,监管活动更加密集,监管口径快速收紧,监管层从之前的睁一眼闭一只眼,变成张大双眼紧盯P2P行业。对于P2P行业的态度,也从最初的支持鼓励,变成如今的严格监管、防范风险。对于濒临崩溃边缘的P2P行业来说,监管层的强力监管,无疑是为整个行业补上了最后一刀。

P2P行业也曾鲜衣怒马少年时,而如今,日落西山,身负骂名。一切过往,皆为序章,P2P行业过往的每一步,最终写下如今的结局。
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资产界立场。

题图来自 Pexels,基于 CC0 协议

本文由“时贰闫”投稿资产界,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
原标题:

时贰闫

私募从业者,从法律与金融角度,剖析金融实践模式,解读监管新规,交流最新行业动态。时贰闫,期待你的关注与交流~微信公众号: yantwelfth

69篇

文章

10万+

总阅读量

热门文章
推荐专栏
更多>>
  • 资产界
  • 蒋阳兵
    蒋阳兵

    蒋阳兵,资产界专栏作者,北京市盈科(深圳)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盈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中山大学法律硕士,具有独立董事资格,深圳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理事,深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个人破产委员会秘书长,深圳律师协会破产清算专业委员会委员,深圳律协遗产管理人入库律师,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,中山市国资委外部董事专家库成员。长期专注于商事法律风险防范、商事争议解决、企业破产与重组法律服务。联系电话:18566691717

  • 刘韬
    刘韬

    刘韬律师,现为河南乾元昭义律师事务所律师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学士,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,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(CMA)、基金从业资格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。对法律具有较深领悟与把握。专业领域:公司法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担保法、证券投资基金法、不良资产处置、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及登记备案法律业务、不良资产挂牌交易等。 刘韬律师自2010年至今,先后为河南新民生集团、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、平顶山银行郑州分行、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、郑州高新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、光大郑州国投新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光大徳尚投资管理(深圳)有限公司、河南中智国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、 兰考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、郑东新区富生小额贷款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,为郑州科慧科技、河南杰科新材料、河南雄峰科技新三板挂牌、定向发行股票、股权并购等提供法律服务。 为郑州信大智慧产业创新创业发展基金、郑州市科技发展投资基金、郑州泽赋北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、河南农投华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、河南高创正禾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、河南省国控互联网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设立提供法律服务。办理过担保公司、小额贷款公司、村镇银行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、法律文书、交易结构设计,不良资产处置及诉讼等业务。 近两年主要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私募基金业务、不良资产处置及诉讼,公司股份制改造、新三板挂牌及股票发行、股权并购项目法律尽职调查、法律评估及法律路径策划工作。 专业领域: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、金融机构债权债务纠纷、并购法律业务、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登记及基金备案法律业务、新三板法律业务、民商事经济纠纷等。

  • 睿思网
    睿思网

    作为中国基础设施及不动产领域信息综合服务商,睿思坚持以专业视角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及变革,打造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垂直服务平台,输出有态度、有锐度、有价值的优质行业资讯。

  • 大队长金融
    大队长金融

    大队长金融,读懂金融监管。微信号: captain_financial

  • 破产圆桌汇
    破产圆桌汇

    勘破破产事,与君破僵局。
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
资产界公众号

资产界公众号
每天4篇行业干货
100万企业主关注!
Miya一下,你就知道
产品经理会及时与您沟通